马一浮认为,正因为五事与经卦具有这种对应关系,《周易》卦序才会上经终坎、离,下经首咸、恒。
王弼在《周易略例》中提到了两对关系: 物无妄然,必由其理。任博克还认为至理在郭象哲学中的位置高于一般所说的理。
(同上) 兼此八材强调不被具体材质所限囿,明包众理指的是能通达于诸多差异之理,行之以道期于得道中的道又明确了与道之理的关联。〔若论之〕,则是引万物使学其所不能也。揭示主客相冥的极致状态的至理指向自生过程本身,自生过程也是与物相冥的过程,因这一过程被性分所规定,所以也不能脱离六合之外、太初。(汤用彤,1991年,第690页)理学研究者陈荣捷认为:王弼的注释中对‘理的强调显而易见,他以‘理来置换老子的‘命,这启发了新儒家用‘天理代替‘天命的理学话语。杨立华,2010年,第128—130页。
道之理贯通于天道、人事两端,道理之家通达于天道又以平淡自然调和、统摄偏至之才。[3]这里用以表征统一性的理与道具有了本质的关联。下面再从事物的对待与转换,说明价值判断的相对性以及是非争论之无意义,并提出破除主观价值判断的方法——照之于天。
故吹管操弦,虽有繁手,遗声多矣。同时更提示人莫如止争辩,息言说,培养开放的心灵。下面依次阐述其理论结构。杂多的概念都是人为设定的,天地万物本来无所谓此,亦无所谓彼。
其意为:以A譬喻A之不是非A,不如以非A譬喻A之不是非A,即是说,以此喻此之不同于彼,不如以彼去喻此之不同于彼。而情绪的反应,也如暴风吹刮的浮云,喜怒哀乐,虑叹变慹,姚佚启态,时而发表自己的意见便扬扬自得,时而聆听别人的观点便深深不满,时而批评别人的理论便喜形于色,时而见他人批驳便气愤不已。
他们还自以为觉醒,窃窃然知之,哓哓然逞辩,争是争非,竞相夸示,唯有大觉大悟的人,才明白众人的争辩都是梦话。有火和阳光,影子就显现。一指、一马,意指同一的概念,是针对杂多的概念而发的。《齐物论》到这里,已经写到了极致。
所谓大小寿夭,都是在有限的时空中比较得来的,若从无穷的时空观点看来,所有性质的差别都只有相对的意义。吾丧我接下去就说三籁。在争论中,共同认识的标准无从建立,认识的标准既无从建立,则客观的是非也难以判定。这一段对于百家争鸣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样态描绘得十分精彩。
激者、謞者、叱者、吸者、叫者、譹者、宎者、咬者,则是形容强风吹激窍孔回应的音响。《齐物论》到这里是个大总结
可知至人无己,即突破智巧物欲所拘限的小我,而通向宇宙的大我。列子的扬起于现实,忘祸福,不汲汲于求世上的功利,已经是超凡入圣了。
至人所通向的大我,非生理我,非家庭我,亦非社会我,乃是宇宙我。庄子借适莽苍者,三餐而反,腹犹果然。他能超越世俗是非毁誉的标准,把真我的存在和外界的物议划分开来。庄子独具慧眼,一眼透破世情,所谓有用,无非是被役用、被奴用,不是被治者所役,便是为功名、利禄所奴,身心不得自主,精神不得独立。培养开放的心灵,才能使人从狭窄的俗世与常识的拘囚中提升出来。苦学、锻炼、磨砺,都是积厚的工夫,经过积厚的工夫,才能发挥出他的功能与力量来。
庄子引出列子一则,写同一层次高境界的人。庄子举不龟手之药为例,同样一种药有人用它来漂洗丝絮,其结果世世代代所得不过数金。
达到这种境界,彼此的扞格可化除,物我的界限可消解,时空的限制无复感觉。大鹏直入云霄,太空寥廓,上无所极,凌空下视,亦复苍苍茫茫,无穷无极。
朝菌、蟪蛄生命稍纵即逝,是为小年。任何人,无论成就事业或学问,必须经过积厚的工夫。
这说明积厚是大成的必要条件。……之人也,之德也,将旁礴万物以为一,世蕲乎乱,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。《逍遥游》是描述一种透脱的心境——一种优游自在、徜徉自适的心境。庄子借二虫不解大鹏的寓言,以喻俗人的浅短不知至人的广大,进而评断小知不及大知。
水浅而舟大,则不足以浮大。知效一官,行比一乡,德合一君,而征一国者,这些都是一曲之士、小成之人,这四等人,心灵凝滞,见识不出世俗常识的层面,他们对于礼教世界的满足和赞美,犹如小麻雀自得于一方。
不夭斤斧,物无害者,无所可用,安所困苦哉。鹪鹩的一枝,偃鼠的满腹,都是取足一己而不贪欲的意思,世人汲汲于功名,其根源处,即是贪欲的表现。
庄子借大瓠大树而写出大用,暗指常人眼中认为无用的,庄子发现了它的大用。庄子因而讥评惠子有蓬之心,喻示世人的封闭心灵,见小而不识大。
北海之水不厚,则不能养大鱼,环境的限制,常使人心灵萎缩。风之积厚而图南,如后文所说计程裹粮,裹粮便是积厚的工作。人要透破时空与礼教的束缚,心灵才能开放。前引《齐谐》寓言,或恐不足采信,所以又引汤之问棘一段重言,以证鲲鹏积厚远举之事。
因而,所谓至人无己,即至人去除为形骸、智巧、嗜欲所困住的小我,扬弃世俗价值所拘系的小我,使自己从狭窄的局限性中提升出来,而成其大我。《逍遥游》主旨,便是至人乘天地、御六气以游无穷。
天地之正,即是天地的正道,亦即天地的法则,这和六气之辩(变),文异义同,乃就万物之性、自然规律而言。冥灵、大椿活着千年万载,是为大年。
这就是由于所用之异,而产生如此悬殊的效果来。大鹏图南,途程遥远,必资以九万里大风而后成行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